乳品中的蜡样芽孢杆菌污染产生呕吐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在不同的食品中被检测到,其中包括生牛乳、巴氏奶和婴儿配方奶粉。这种细菌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可以生长和繁殖,并且能产生一种名为呕吐毒素的有害物质。因此,了解蜡样芽孢杆菌在这些乳制品中的污染情况以及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非常重要。
生牛乳是直接从奶牛中获得的乳液,它是许多乳制品的原材料。然而,芽孢是生牛乳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蜡样芽孢杆菌的芽孢可以来源于土壤、饲料、垫料等,并且通过牛乳头进入牛乳中。此外,牛奶加工设备上的芽孢也可能在后处理过程中进入乳品。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经过热加工的情况下,生牛乳中的芽孢不会发芽,并且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也会受到竞争性微生物种群的抑制。
然而,当生牛乳中的蜡样芽孢达到一定的数量(5 log CFU/mL)时,它就有可能开始产生呕吐毒素。此外,生牛乳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的加工或存放也可能促使呕吐毒素的产生。因此,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卫生措施,以避免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和呕吐毒素的产生。
巴氏奶是一种通过加热杀菌来降低细菌数量的乳制品。然而,60℃加热30分钟的低温长时巴氏杀菌方法不能有效地杀灭蜡样芽孢杆菌的孢子。相反,这种温度范围内的加热反而会促使芽孢的萌发。因此,特别是低温长时杀菌方法可能为蜡样芽孢杆菌的萌发提供了足够的温度和时间。如果没有及时对巴氏灭菌乳进行冷藏,蜡样芽孢杆菌就有可能生长、繁殖甚至产生毒素。
婴儿配方奶粉是用于代替母乳喂养婴儿的人造乳制品。为了确保其营养价值和成分接近母乳,常常向配方奶粉中添加一定量的营养素。然而,一些营养物质对呕吐毒素的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其中,L-构型的氨基酸对呕吐毒素多肽链的合成至关重要。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L-构型氨基酸可以显著增加呕吐毒素的产量。
此外,复溶的婴儿配方奶粉的pH值通常在6.8左右。蜡样芽孢杆菌在中性环境中容易生长,而在巴氏灭菌乳的pH值(6.7或6.9)下,蜡样芽孢菌株在15℃的储存条件下,细菌数量会迅速增加。在24℃下培养48小时后,蜡样芽孢杆菌的数量甚至可以达到8 log CFU/mL。此外,在24℃下观察到的完整生长曲线表明,蜡样芽孢杆菌在培养8-13小时后开始产生呕吐毒素。因此,建议奶粉冲配好后应立即食用,不要在室温下放置过长时间。
综上所述,蜡样芽孢杆菌在生牛乳、巴氏奶和婴儿配方奶粉中普遍存在,并且具有潜在的危害。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生产和消费者都应严格控制产品的卫生情况,并避免食用过期或未经适当处理的乳制品,特别是婴儿配方奶粉。